• 山东蓝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保护青山绿水
  • 爱我绿色家园
  • 保护河流山川

第三方固废处置单位违法,为啥还要处罚产废企业?

时间:2025年08月15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应当对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污染防治要求。”同时,该条第二款规定:“受托方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污染防治要求,并将运输、利用、处置情况告知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

此外,该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明确指出:“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受托方承担连带责任。”

由此可以看出,产废企业在委托第三方进行固体废物处置时,必须对第三方的资质和技术能力进行审慎核查,并在合同中明确污染防治要求。如果第三方在处置过程中发生违法行为,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产废企业仍需与其承担连带责任。这是基于以下几点法律逻辑和原则:

防止污染转移的立法意图: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强调从源头控制污染,防止企业通过委托方式将污染责任转移给不具备处理能力或非法的第三方,从而规避自身法律责任。

  1. 防止污染转移的立法意图: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强调从源头控制污染,防止企业通过委托方式将污染责任转移给不具备处理能力或非法的第三方,从而规避自身法律责任。

  2. 污染者付费原则:依据该原则,污染源应承担全部环境成本,包括合法处置费用及因处置不当造成的环境损害赔偿。因此,即使第三方违法处置,也不能免除产废企业的法律责任。

  3. 企业应尽的注意义务:产废企业在选择第三方处置单位时,必须履行尽职调查义务,确保其具备合法资质和技术能力,以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若企业未尽到审慎选择义务,即使第三方违法,企业仍需承担责任。

  4. 连带责任机制:该机制强化了产废企业的源头责任,促使其更加严格地筛选和监督第三方处置单位,确保固体废物合法、合规处置,避免环境风险。

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产废企业对第三方固废处置单位的违法行为承担连带责任,是基于防止污染转移、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以及强化企业注意义务的立法逻辑。


(作者:蓝川环保)

上一篇:垃圾分类政策标准、各地动态及国外集锦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文章